立即注册 登录
紫雨轩 返回首页

淇奥梦的个人空间 http://www.ziyuxuan.net/?15 [收藏] [复制] [分享] [RSS]

日志

【淇奥梦】闲聊陈、陈国和陈风

热度 2已有 623 次阅读2016-4-11 07:55 |个人分类:古往今来|系统分类:历史文化

闲聊陈、陈国和陈风

秋雨

  陈,读作chén,古代汉语词典解释:①陈设,陈列。行列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设规矩,陈绳墨,便备用,君子不如工人。”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少君曰:‘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。’”②陈述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彼将礼陈其辞而缓其言。”③宣示,张扬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相语以事,相示以巧,相陈以功。”《礼记·表记》:“子曰:事君欲谏不欲陈。”④施,施展。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:“以北山石为椁……陈漆其间。”《新唐书·朱敬则传》:“刻薄可施于进趋,便诈可陈于攻战。”⑤久,陈旧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仓无陈粟,府无余财。”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。”⑥堂下至院门的通道。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彼何人斯,胡逝我陈。”⑦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东南部和安徽北部。《左传·隐公二年》:“又娶于陈。”⑧朝代名,南朝之一(公元557年至公元589年),陈霸先所建,建都建康(今南京)。

  陈,又读作zhén,古代汉语词典解释:军队作战时战斗列队,后作“阵”。阵列。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君子战虽有陈,而勇为本焉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既陈而后击之,宋师败绩。”

  陈,又是中国的第五大姓。陈乃原始部落的名称,最早见于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帝喾娶陈锋氏女,生放郧。放郧即陶唐氏帝尧,帝喾是黄帝曾孙。陈部落是黄帝时代大的原始部落之一。陈姓最早出自妫姓,是舜帝的后裔,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,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,封他在陈地,建立陈国。到了陈闵公的时候,陈国被楚灭掉了,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,于是有了陈姓。陈姓除了源于国名,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,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。

  陈字从邑从东,处于古中国东部,推测因成为地名,便加上了表示邑的“阝”。朱熹《诗经集传》中说:“陈,国名。大皥伏羲氏之墟。在禹贡豫州之东,其地广平,无名山大川。西望外方,东不及孟诸。周武王时,帝舜之冑,有虞阏父为周陶正。武王赖其利器用,与其神明之后,以元女大姬妻其子满,而封之于陈。都于宛丘之侧。与黄帝帝尧之后,共为三恪,是为胡公。大姬妇人尊贵,好乐巫觋歌舞之事。其民化之。今之陈州即其地也。”

  陈国分周代陈国和商代陈国。商汤灭夏后,册封舜的后人虞遂于陈,建立了商代的陈国。商末,舜的一个后裔妫遏父(阏父)投奔西岐,做了西岐负责管理陶器生产的陶正。妫遏父为西岐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,姬昌将自己的大女儿太姬嫁给了妫遏父的世子妫满为妻,姬发灭商后,分封部分上古圣贤名王的后裔为诸侯承奉圣祀,妫满被册命派遣到陈,取代了虞遂的后代当了陈侯。

  两个不同时代的陈国先后均建国于今河南省淮阳一带,陈国始建都于株野,位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。妫满史称胡公满或陈胡公,成为胡氏与陈氏的得姓始祖,后迁都于宛丘(淮阳城关)。周代陈国位居周初十大封国之列,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,为陈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,再加上陈胡公及陈国早期几位君主政治修明,在整个西周时期,陈国国力都比较强盛,地盘比商代陈国大。周代陈国存续时间为公元前1045妫满受封,至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杀陈湣公,辖地最大时达14邑,大致为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一部分,延续567,中间经历过两次亡国和两次复国。周代陈国共历25世,君世系如下:

  1.胡公满,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997年在位51年;

  2.威公昭,公元前996年至公元前986年在位11年;

  3.申公犀侯,公元前985年至公元前960年在位26年;

  4.相公皋羊,公元前959年至公元前940年在位20年;

  5.孝公突,公元前939年至公元前905年在位35年;

  6.慎公圉戎,公元前904年至公元前855年在位50年;

  7.幽公宁,公元前854年至公元前832年在位23年;

  8.釐公孝(又作陈僖公),公元前831年至公元前796年在位36年;

  9.武公灵,公元前795年至公元前781年在位15年;

  10.夷公说,公元前780年至公元前778年在位3年;

  11.平公燮,公元前777年至公元前755年在位23年;

  12.文公圉,公元前754年至公元前745年在位10年;

  13.桓公鲍,公元前744年至公元前707年在位38年;

  14.废公佗(《史记》误为厉公),公元前707年至公元前706年在位1年零8月;

  15.厉公跃(《史记》误为利公),公元前706年至公元前700年在位6年;

  16.庄公林,公元前699年至公元前693年在位7年;

  17.宣公杵臼,公元前692年至公元前648年在位45年;

  18.穆公款,公元前647年至公元前632年在位16年;

  19.共公朔,公元前631年至公元前614年在位18年;

  20.灵公平国,公元前613年至公元前599年在位15年;

  21.?公征舒,公元前599年在位数月,遭楚庄公讨死;

  22.成公午,公元前598年至公元前569年在位30年;

  23.哀公弱,公元前568年至公元前534年在位35年;

  24.?公留,公元前5343月至11月在位9月,逃往郑国。楚灭陈;

  25.?公?,公元前533年至公元前529年(5年),楚以穿封戌为陈公;

  26.惠公吴,公元前529年至公元前506年在位24年,复国,追公元前533年为元年;

  27.怀公柳,公元前505年至公元前502年在位4年;

  28.湣公越,公元前501年至公元前478年在位24年,公元前478年,楚复灭陈。

  陈国至陈桓公去世后,政局开始不稳,亲郑的公子陈佗趁国人暴动的机会,在郑、蔡两国的扶持下自立为君,在位仅20个月就被蔡人所杀。桓公的儿子陈跃被郑、蔡两国立为国君,是为厉公。厉公也是蔡女所生,其妻同样是蔡国女子。因为妻子与蔡国人通奸,厉公也常前去蔡国,后不知何事竟被蔡国人所杀。君位由其弟弟陈林接任,是为庄公。庄公在位7年而卒,由其幼弟陈杵臼继位,是为宣公。宣公在位时,陈国的局势才算趋于平稳。

  陈宣公时,齐桓公执政的齐国已经称霸,陈国多次参加齐桓公主持的诸侯会盟,与齐、鲁强国关系和谐。后来宣公杀太子陈御寇,改立宠姬之子陈款,导致国内混乱。厉公的儿子公子陈完与太子陈御寇交好,为避祸而出奔到齐国,齐桓公对他礼遇有加,想任其为卿,但被拒绝,于是改任为工正。

  齐桓公之后,楚国加快了北上争霸的步伐。公元前637年,楚伐陈国,陈被迫依从强楚,后曾跟随楚国围宋、攻晋。城濮之战后,晋国兴盛,楚国受挫,陈国又依附于晋。陈国夹在晋、楚之间艰难地生存,时常遭受侵犯。因地理位置靠近楚国,陈亲楚的倾向较为明显。

  陈灵公在位期间,和大夫孔宁、仪行父都与夏姬通奸,《诗经·国风·陈风·株林》说的就是这件事,成为天下闻名的“株林之丑”。陈灵公遭到夏姬之子夏征舒的刺杀,陈国再次出现内乱。楚庄王借机伐陈,杀夏征舒,并想将陈纳入楚国版图,但被申叔时劝阻。于是迎立流亡在晋国的陈灵公的太子陈午,是为成公。成公的即位,郑、晋两国了也都有所助力。

  公元前568年,也就是陈成公三十年,陈国背楚盟约。楚共王便于第二年攻打陈国,后因成公去世而回师。公元前566年,也就是陈哀公三年,楚国再次兴兵围陈。哀公晚年宠爱宠妾所生的公子陈留,并将他交给弟弟司徒陈招照顾。后来司徒陈招乘哀公生病,杀太子陈偃师,哀公获悉后自缢身亡,司徒陈招便立公子陈留为君,陈国再次发生内乱。楚灵王借机令弟弟公子弃疾攻陈,陈留逃往郑国。陈又亡于楚国之手,其地纳入楚国版图,被置为县,穿封戌为县公。

  陈国历经三次内乱和亡国之祸,国势日趋衰败。公元前529年,楚国为缓和诸侯国间的关系,便使陈复国,立故太子陈偃师的儿子陈吴为陈侯,是为惠公。惠公距陈亡之时已有五年的空白,为了填补空位期,便以哀公去世的第二年,也就是公元前533年为惠公元年。

  公元前505年,怀公正式即位。此时楚国都城郢已被强大起来的吴国攻破,楚几乎亡国。吴国召怀公入吴,因国人反对,只好称病未去。四年之后,吴王阖闾又召怀公入吴,怀公在压力之下只得赴吴,结果被扣留,最终客死吴国。其子陈越被国人立为湣公。

  公元前496年,也就是湣公六年,陈和楚联合灭顿。作为报复,吴王夫差攻陈,夺三个城邑而归。公元前489年,也就是湣公十三年,吴又攻陈,湣公求救于楚,楚昭王亲率大师救援,吴国遂罢兵而回。公元前478年,也就是湣公二十三年,依附于吴的陈国,被楚国公孙朝率领的楚师攻伐,楚惠王杀湣公,陈终于亡国。

  《诗经·国风》收有《陈风》10首,分别是:

  1.《宛丘》,这首诗歌是在批评陈国国君夫人好乐荒嬉开篇批评贵夫人四处游荡,无所事事,成天在宛丘之上游乐嬉戏,虽然作派风情无限,但在国人心目中却丧失了威望。接着写贵妇人在宛丘脚下击鼓为乐,不论是寒冬还是酷夏,一年四季如此,总是在鼓鼓、击缶声中挥舞着鹭鸶羽毛蹦跳不停。陈风开篇便可见陈国骄奢淫逸之风。也有人认为是巫婆装神弄鬼,还有认为是女子轻歌曼舞唱忧伤。

  2.《东门之枌》,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在好日子欢会交游的诗歌春天来了,少女们放下手里的活计,精心选择了好日子,在城东门外的白榆树下,在宛丘的柞树林边,在集市上,载歌载舞,大胆的小伙子赶来求爱,得到小女的定情物。此情此景发生在陈地,所以朱熹没有认为是“淫”,而说这是男女聚会歌舞,而赋其事以相乐。皆因姬昌之女下嫁陈地,即便是淫乐之曲、靡靡之音,朱熹也会加以美化。

  3.衡门》,这是一首清贫自守德行的诗歌。隐居自乐而无所求,《陋室铭》有该诗的影子。一间柴门陋室,可以栖身避雨,房外清泉,房中老妻相伴,每天粗茶淡饭,从从容容,平平淡淡,不求富贵,不求闻达,足可平生。

  4.《东门之池》,该诗描写青年男女相恋,以沤麻起兴,城东门外的护城河边,艰苦枯燥的劳动过程中也能谈情说爱,一个小伙子唱着“对面的女孩看过来”,与对岸的姑娘搭讪起来。朱熹说是男女会遇之词,与“淫”无关。

  5.《东门之杨》,这是一首青年男女约定傍晚相会的诗歌,也有人认为是在描写男方负约女方的心情。朱熹说是男女期会,而有负约不至者,完全是两个标准,不再持对郑卫诗歌那样的观点,今日世界上某些大国言行与朱熹十分雷同。

  6.《墓门》,这首诗用梅比兴感觉很不好,这样的昏君佞臣坟墓上,不应该生长清香坚贞的雪梅花。也许因古代梅字被写成槑,与棘有些形近,像是象征邪恶的荆棘,故而用梅比兴昏君佞臣。这说明那时间梅文化尚未形成,咏物文化很不成熟,因而用梅比兴恶者,而在《凯风》中又用酸枣树比兴善者。如果是今天,《凯风》中应该换成梅,而这首诗中应该换成带刺的酸枣树。

  中华梅文化源自《诗经》。甲骨文字中就有“梅”字的身影,“梅”在甲骨文中写为“槑”,黄河流域那个时期比现在要温暖,适宜古梅的生长。由《诗经》可知,《秦风·终南》“有条有梅”,《陈风·墓门》“墓门有梅”,《曹风·鸤鸠“其子在梅”,《小雅·鳲鸠》“侯栗侯梅”,《召南·摽有梅》“摽有梅”,黄河流域梅树繁盛,而且中国梅文化在诗经时代已现雏形。自《诗经》而始,中华文人总结出梅花的铁骨铮铮、傲寒怒放、坚贞高洁、清雅俊逸、冰肌玉骨、雪中留香,从而把梅的生物形态特征升华成了民族精神的写照。梅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梅花为中国文化增辉,中国文化因梅文化添彩。

  7.《防有鹊巢》,谴责第三者横刀夺爱的诗歌。朱熹说是男女之有私,而不是淫,忧或间之而写了这首诗歌。第三者插足,自古有之,诗以防有鹊巢起兴,提出是谁诳骗了自己的疑问,这里面一定有文章。最终夺走了自己的心上人,鸠占鹊巢,使自己无家可归。

  8.《月出》,月下怀人的诗歌华夏甲骨文之后月文化开篇之作。朱熹认为是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词,不再“淫声”云云。明月皎洁,月光下如梦如幻,令人遐想。诗人精心营造出月人一体的意境,优美、凄美、凄婉、芬芳,犹如一缕缕淡淡的忧伤在缓缓流淌,沁人心扉,只可意会不可言传。

  中华月文化源自《诗经》。盘古开天地,人猿相揖别,自从有了人类的历史,人类的生活中便有了月光、月影、月魂。距今约8000年,华夏的前身裴李岗、渭河流域、关中及丹江上游的大地湾,有了农业文明,出现了最原始的月文化。五千年前,黄河流域进入五帝时期,音律问世,有了口头传唱的诗歌,远古咏月诗歌因没有文字无法记录,未能留传后世。约公元前1300年,进入农耕文明的商代后期,创造出甲骨文字,有了商代的阴阳历,记录下来那时的月圆月缺,成就了有文字记载的商代明月。甲骨文之后有了《诗经》,其中涉及“月”字的诗歌共有26篇,《陈风·月出》就是一首月下想念一位美丽姑娘的诗歌。皎洁的月光之下,诗人思念起他的心上人,大有千里共婵娟的迷离意境,也许诗人的心上人近在咫尺,但朦胧的月光下,又似乎离得很远,可谓美人如花隔云端,活现出一个月光之下的美人儿,如梦,似幻。古人把月亮又称为夜光、顾菟、玉蟾。后世诗人也给月亮起了别名,譬如:玉兔、素娥、冰轮、桂魄、婵娟等。西汉时期,嫦娥奔月的故事形成。历经各代直到今天,人们对天上的一轮明月情有独钟,汉赋、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明清小说,咏月的文字经久不衰,每至八月中秋,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“天上一轮才捧出,人间万姓仰头看”,形成了中华独具特色的月文化。

  9.《株林》,讽刺陈灵公在株林与夏姬淫乱丑事的诗歌,与《新台》讽刺“新台之丑异曲同工因为陈不是商代帝辛坐朝之地,且又是姬昌长女下嫁之国,虽然陈也有男欢女爱、男女淫奔,但不是周人需要抹黑的地方,周人只需要把帝辛彻底否定,以稳固自己在中原的统治地位。亲周的文人竭力屏蔽中原不满周人统治义旗高举的呐喊之声,而将延续商代“九世之乱”夺了帝辛天下的姬昌、姬发奉为神灵,誓死也要恢复周礼,后世不明就里,只知道盲目追随,即便与帝辛无关的事情也要归罪于帝辛,卫地跟着受连累,于是帝辛成了十恶不赦的殷纣王,卫风之歌也就成了圣人认定的靡靡之音。这也是朱熹为什么不说“陈风淫声”的原因,原来地域歧视在朱熹时期就有了。

  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,嫁给了陈定公的孙子夏御叔,夏御叔官拜司马,算是陈国的兵马总指挥。二人成婚后不到九个月便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夏南,后人疑非夏家后代,他们常住在株林背山靠水的一座豪华别墅之中。夏姬因美貌异常,原本就风骚淫荡,夏御叔壮年而死后,不甘寂寞的她更是淫荡不已,与多位男子鬼混,其中就有陈灵公。夏南被送往外公郑国那里学习,归陈后对此事忍无可忍,于是带领家丁将陈灵公一箭射死在株林自己的家中,佯称陈灵公暴卒,世子妫午继位,史称陈成公。夏姬的另外两个相好孔宁和仪行父逃楚,对楚君只说夏南弑君,不提自己与夏姬淫乱,楚庄王偏听而怒,决意讨伐。陈国皆知陈灵公与夏姬的淫乱之事,因而并不欢迎楚军。夏南被捉车裂,夏姬押往楚国,楚庄王将她赐给连尹襄公。一年后连尹襄公战死沙场,夏姬回到郑国。楚大夫屈巫久慕夏姬美艳,借出使齐国之便,绕道郑国,在驿站馆舍中与夏姬成亲,从此不思使命,并要求楚君另派使臣。屈巫带着夏姬投晋时,楚庄王派公子婴齐率兵抄没了屈巫家族。残花败柳竟使屈巫付出抄家灭族的代价,可见夏姬一生祸国祸家,被后世不齿!

  中华讽刺文化源自《诗经》。新台》是卫宣公与宣姜的乱伦“新台之丑”,《周南·樛木》是另一个版本的“新台之丑”,《齐风·南山》是鲁桓公与文姜兄妹私通之丑,《陈风·株林》是陈灵公与夏姬淫乱的“株林之丑”。《诗经》里对当时各种社会丑态的讽刺诗很多,代表作当属《新台》《青蝇》,这些作品对后世的讽刺诗歌、讽刺文学、讽刺漫画、幽默笑话影响很大。

  10.《泽陂》,女子怀恋心仪男人的诗歌湖岸边鲜嫩的蒲草与肥美的荷花相伴而生,女子想着那个英俊的梦中情人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这首诗歌与《郑风·山有扶苏》一起,开启了中华兰文化与荷文化。

  中华荷文化源自《诗经》。“山有扶苏,隰有荷华”出自《郑风·山有扶苏》,“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”出自《陈风·泽陂》。华夏从漫长的奴隶时代进入到封建时代,荷花也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进入到了人们耕作的田间池塘。《周书》有句:“薮泽已竭,既莲掘藕。”可见周代的野生荷已经开始被人们食用了。《尔雅》中说:“荷,芙蕖,其茎茄,其叶蕸,其本蔤,其华菡萏,其实莲,其根藕,其中菂,菂中薏。”说明人们对荷花的了解已有一定的概念,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将荷各部分器官分别定了专名。《诗经》中将莲称作水芙蓉、水芝、泽芝、水华、水环。至于将莲作荷,则是古中国称莲的绿茎为荷,之后便将莲与荷两者混为一谈,成为通用花名。荷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物质生活,荷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,幽雅的风姿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。

  公元前473年,荷花作为观赏植物被吴王夫差引种到苏州灵岩山离宫,离宫是为西施赏荷而修筑的玩花池。春秋时期的青铜工艺品上就有了荷的图案,荷与被神化的龙、仙鹤一起作为崇高圣洁的象征。莲在佛教中象征神圣与不灭,代表崇高、圣洁、吉祥、平安、光明、贞静等意,被视为吉祥花卉。荷花象征生命、太阳、和平、坚定、寂静与连绵不绝。民间馈赠荷花,表示赞扬对方清廉,人品高洁,“出于污泥而不染”。人们喜欢以荷花图案作礼品馈赠,寓意吉祥,如莲藕上一茎双花的图案象征夫妻和睦,白头偕老。荷花与一只鹭鸶鸟画在一起表示祈盼考生一路顺利,连科高中。用莲花鲤鱼图作年画,寓意连年有余。

  如果说《淇奥》开启了华夏竹文化,那么华夏荷文化便是始于春秋时期的郑国和陈国,属于古溱洧荷文化。自《诗经》开始,荷成为历代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之一,成就了芬芳圣洁的中华荷文化。此外,淇、溱、洧等河边还初始了中华兰文化,也开了咏松文化的历史先河。


路过

鸡蛋
2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2 人)

发表评论 评论 (2 个评论)

回复 夕雨 2016-4-11 22:00
送花给秋雨老师,呵呵,丰厚,太丰厚的知识了。学习。
回复 淇奥梦 2016-4-13 07:55
夕雨: 送花给秋雨老师,呵呵,丰厚,太丰厚的知识了。学习。
早上好!忘说太昊陵了,伏羲在蔡水岸边画八卦,上世纪80年代露出水面的大白龟可以作证,大白龟看过画八卦,然后睡了3000多年,醒来还亲眼目睹了宛丘歌舞,然后又睡了3000年,再次醒来,看到了一个大土堆,上写太昊陵。

facelist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紫雨轩 ( 豫ICP备11013669号 )

GMT+8, 2024-4-28 03:58 , Processed in 0.032887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